左耳发炎是怎么回事-耳朵发炎怎么办?

访客 1周前 (09-07) 宠物百科 15 0

耳朵发炎了怎么办?

外耳道炎常见症状治疗

常见症状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内服药 银翘丸、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药

①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②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布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

常用西药

左耳发炎是怎么回事-耳朵发炎怎么办?

1.急性外耳道炎;红霉素或螺旋霉素1日3次口服,宜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等。

2.外耳道局部可涂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软膏等。

3.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中耳炎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耳朵老是发炎怎么办?

处理方法:用合适大小的鸡毛剪成长短适中做耳钉,泡于75%的酒精中备用,每1-2天换1次.局部用75%酒精或碘酊每天消毒1-2次,局部涂上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如果有感染肿甚,成人一次口服阿莫西林片2片,一天3次.

耳朵发炎是怎么回事?

耳朵发炎,一般是指外耳或者是中耳的炎症,最常见的是外耳道炎或者中耳炎。中耳炎,一般来讲,原因是由于耳朵进入的脏水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中耳炎的表现是是耳朵痛、耳朵流脓、耳朵闷,伴随着听力下降。它的治疗首先是清理外耳道的一些分泌物,然后再滴耳药水,配合吃一些口服的消炎药。耳朵发炎重在预防,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防止脏水进入耳朵,预防感冒,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临床上包括两种:1、耳朵外面发炎,常见的有耳廓发炎,临床上指的是耳廓软骨膜炎。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对于这种患者,需要应用足量的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炎对症治疗。如果局部形成脓肿,需要尽快的切开引流排脓,避免形成菜花耳等严重后果;2、耳道里面的感染,耳朵里面感染分两种,一种是外耳道发炎,这种主要症状就是耳朵疼痛感,按压耳屏、牵拉耳廓疼痛的非常明显,耳道内肿胀的非常明显。临床上可以应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同时进行抗炎对症处理。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耳朵里面感染就是中耳炎,常见的有化脓性中耳炎。这种患者有耳朵反复流脓,查体看到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能存在炎性肉芽***的改变,或者胆脂瘤样改变。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进行耳浴治疗,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如果病人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进行鼓室成型手术等处理。

我的左耳老是发炎怎么办

去检查一下,后果有可能比较严重你大概是患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有二个方法。如果不治疗,听一听医生的建议,再做治疗方案。最好先到好一点医院的五官科(也叫耳鼻喉科),一是局部用药,就是用一些耳药,滴到耳朵里。二就是全身用药,从静脉输液,消炎

耳朵发炎怎么办?

霉菌性道炎也称之为真菌性外耳道炎,它是由于反复掏耳朵以及外耳道进水,由于真菌感染而导致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外耳道瘙痒、疼痛,同时还会出现黄色分泌物。

在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对症抗真菌治疗,可以局部使用达克宁乳膏,或者是氟康唑注***进行反复冲洗,大约一周就可以逐渐痊愈。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不能反复掏耳朵、避免外耳道进水。

外耳道炎常见症状治疗

常见症状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内服药 银翘丸、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药

①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②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布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

常用西药

1.急性外耳道炎;红霉素或螺旋霉素1日3次口服,宜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等。

2.外耳道局部可涂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软膏等。

3.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中耳炎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