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人工养殖过程实录-斗蟋蟀的养殖

访客 4小时前 宠物资讯 3 0

人工养殖的蟋蟀可以放生么?

可以的,人工养殖方法:

1、蟋蟀十分娇贵。它不能近盐、近油、近醋、近酒,近各种异香气息。如闻到蚊香、香水等气味,便晕头转向,成为废物。

2、蟋蟀的饮用水要没有漂***明矾等物质,只能给它喝河水、井水或雨水。

3、养蟋蟀最好在伏天准备好一缸荷叶露及清纯碧澈的河水,再用炒五茄皮、首乌、猴姜、牛膝、茯苓、旱莲草各一两、甘草五钱,泡入河水中,然后掺荷叶露来喂蟋蟀,此水能泻去蟋蟀在伏天的暑气,强壮筋脉。此水连饮七天即可。

4、再用旱莲草水汁饮三天,固壮牙门。

5、平常喂食应是煮烂的米饭,不可饲以僵米,免伤牙齿。

6、初获出土之虫,还要给它洗澡。水浴时,用一缸河水,投入甘草少许,用手搅动起旋涡,投入蟋蟀,让它在水涡中荡涤污浊,几秒钟即捞起。

7、早秋饲养蟋蟀的缸以老盆最宜,老盆是指三十年以上的陈瓦缸,进水后阴湿时间长。盆色应取黑色的,幽暗不透光,宜于蟋蟀变色。盆应搁置水门汀地或泥地上。阴凉不生火。盆应每日擦拭,以免蟋蟀自食粪便。

8、到了深秋要防止蟋蟀过早衰老,第一个方法是将老盆换新盆,挑选盆底光滑的,天天擦拭的溜滑如镜,蟋蟀在里面站不稳,只好走动了。

9、第二个方法是促使其经常与三雌交尾,令其体内通窍,维持新陈代谢。

10、可用早秋的柳树根和甘草浸河水,饮之,雄虫便会经常振翅叫结铃。

11、如气温降到十度以下,应将蟋蟀缸放入板箱内,板箱内要铺稻草、稻壳或棉花,饮食应经常喂以柳根泡水和鲫鱼,延缓其衰老速度。

12、蟋蟀在深秋养得好,可活至春节,甚至在大雪天还能看到蟋蟀格斗的奇景。

蟋蟀是昆虫,不是哺乳类。昆虫的生存方式为基因所传导的,不需要後天培养。

人工养殖的蟋蟀与野生的相比,主要的区别是未经过自然筛选,体制参差不齐。且食物为饲料,营养过於单一。最终的区别是体力普遍不如野生的,但放生,使其自然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现在还是6月,此时放生的蟋蟀完全不会遇到野生同类的竞争。

请问一平方蟋蟀人工养殖的最大密度有多少只?

以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等为食,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蟋蟀的生活习性

人工养殖蟋蟀的方法介绍如下:

1、饲养设备。

蟋蟀可采用大笼饲养。饲养笼下沿一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保护小龄幼虫。大笼一般为10×5×2(米),可养3000-5000只蟋蟀由幼虫发育到成虫,笼内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2、诱捕种虫。

蟋蟀跳跃能力很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因而采集较大数量实在不易。可利用成虫期的向光和趋食的习性诱捕。

3、繁殖。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后,即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安全越冬。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可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蟋蟀人工养殖过程实录-斗蟋蟀的养殖

4、日常管理。

笼中饲养蟋蟀,单纯利用笼中天然饲料远不能适应偌大的虫口密度,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这样更利于提高饲养效果。人工饲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麦粉35%、玉米粉20%、脱脂奶粉15%、肝粉5%、干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麦粉25%、脱脂奶粉15%、干酵母5%、鱼粉10%。将配料同时放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并研细,撒在木板上饲喂,每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完全吃完为宜。蟋蟀饲养温度在25℃左右为宜。当气温过于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温度保持在75-80%。阴雨天不影响蟋蟀正常生活,但在喂食板上要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忘,应及时排水。每日光照时间12小时,若虫发育期可缩短,自然光照时间不足时,应加灯光补充。

怎样人工繁殖与饲养蟋蟀?

一、选种配对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选留种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选雄虫的要求应该都是将军虫,一般避免用斗败的蟋蟀留种。

选择雌性三尾应体大,产的卵也大,以后孵出的幼体个头也大。三尾在早秋季节就要收养,此时三尾刚刚羽化,在野外***次数不多,有些还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多次,大腹便便,腹内的种气已经混杂,不能达到培育良种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选出头大、脸长、斗丝贯顶、项宽、体型丰厚、翅长、六爪白净、肉身细洁、色不浑的,以供育种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种,配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配对的雌雄蟋蟀最好选用同色虫。如头色、斗丝的颜色及虫体颜色等要相同或相似,这样孵化出来的后代颜色比较纯,便于精选定色。②配种的雄蟋蟀一定要养到可以出斗前后,最好在秋分节后进行正式配种,此时的蟋蟀是健壮时期。配种后所产的卵得到的后代也最强壮,种也纯。③雌雄蟋蟀配种(结铃)最好3~5次,这样可以确保产出的卵完全***。

二、产卵保存

结铃后的三尾,一定要找个地方产卵。因此结铃前必须先准备好产卵的工具。取一只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净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取黄砂适量洗净,在炉上炒干消毒;取园土适量,搅碎晒干;砂、土按1: 5加水适量拌和,以下见干土为宜,不能过湿。铺入瓦盆约7~8厘米厚。将要产卵的三尾养人,它便会在土中产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卫生纸或餐巾纸卷成直径似二***一样粗的纸条,围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纸湿透。这样三尾也会在纸卷内产卵。一头雌蟋雌一生中产卵约200粒, 孵出的若虫中雄性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雌性。而若虫要养到四龄以上才能辨出雌雄,这给人工孵化饲养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产出的卵轻轻取出,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卵的形状略有不同。一种卵的形状两头比较尖,而且数量不多;另一种卵两头比较圆,比前一种卵略短略粗,数量远比两头略尖的卵为多。实践证明两头尖的卵多数是雄虫,而两头略尖的短、略粗的卵是雌虫。在孵育前将卵从土中挑出,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管是选雌性卵还是雄性卵,一定要选卵粒饱满,色泽匀均,卵粒大,长约在2毫米以上,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5 月中下旬或6月初,若虫便破壳而出。但是人工收集的虫卵放置在室内,比室外温度要高,所以卵的孵化时间要比室外略有提前。如果不想使卵过早孵化,可以将盛卵的容器搬到室外,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使卵和自然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若虫出土的时间就不会提前了。但是要注意,有卵的土质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能让土太干,否则卵易死亡。当然土也不能过湿,以湿而不渗水为佳。

三、孵化饲养

孵化前,将卵按要求挑选出,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底部应有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土必须碾碎晒干,然后洒少许水)。隔3~5日,应该用水稍稍浇洒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可保证虫卵的顺利孵化。浇洒的水应该用清洁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温度

蟋蟀的卵在温度25℃~30℃时开始发育孵化。越冬卵到四五月份,温度便达到25℃~30℃。从卵孵化为若虫,一般约需20~25天。在保持一定湿度的前提下,只要给予适合孵化的相应温度,若虫便破卵而出。所以在人工繁殖时,只要创造虫卵孵化的条件,虫卵几乎在任何季节孵化。

2、养殖场地

若虫孵出后,应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对若虫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在若虫孵化出壳前数日,就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人工养殖场,并着手做准备工作。养殖场的土质一定要好,其一是土质疏松肥沃;其二是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养殖场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积水,养殖场的四周环境要好,没有化工厂,特别是没有排放废气和含有害物质污水的工厂。选择好场地后,最好翻地一二次,达到松土除害虫的目的。然后添一些有机肥料和青饲料,使土质肥沃且富含腐植质。然后种上一些不含异味的瓜、豆、麻类的植物,使阳光不能直接射在养殖场的地面上(这里要注意养殖场决不能选择太阳晒不到的蔽荫处)。在这样生长发育的理想场所。如果在场地再放进一些房顶用的陈旧小瓦片、砖块,这样若虫有了更多的藏身栖息之地。一方面更进一步提供了蟋蟀生活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放养的密度。

3、若虫饲养

若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定时投放人工配制的饲料。人工饲料的加工是用当年的新籼米,不淘洗,磨碎,加入适量熟黄豆粉( 约是米粉的五分之一),再掺入一些富含钙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鱼粉等, 充分拌匀,放入容器保存,以后拌水煮熟投喂。也可捕捉蝗虫、蚱蜢之类的小昆虫杀死烘干,磨碎以后拌入蔬菜瓜果之类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豆类植物不可生食,其他植物应该生喂,以保证植物的原有营养成份不受损失。

喂养应该采用定点的方法,便于每天清扫,但是要多放几个点, 喂食可以一天二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其中以晚上一次最为重要。蟋蟀畏光,属夜行昆虫,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到了夜晚再出来活动觅食。在养殖时,发现若虫很喜欢吃米虫、豆虫之类的小生物,可以经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虫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营养过于丰富虽然会使虫体发胖,但头项部位也会随蜕皮而放大。所以若虫阶段可以不考虑控制食量。但是不控制食量并不是认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的食物了。蟋蟀在若虫时期,体内会分泌出保幼激素。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直接决定若虫期的长短。

虽然蟋蟀的食性很杂,但是在野生环境里主要还是以素食为主,过多地投喂荤食,有可能会打乱蟋蟀若虫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蟋蟀的若虫期缩短,提早蜕化成虫。

四、室内人工繁殖

如果没有理想的室外养殖场地,室内也可以人工繁育蟋蟀。在室内繁育蟋蟀,可用口径25~30厘米的瓦盆,内放培育土约5厘米厚。 培育土配制:选土质良好肥沃的园土,在阳光下晒干消毒,加入一半蚯蚓粪土,用冷开水或清河水拌匀到不见干土,但也不能太湿,土表覆盖5~6片薄的小瓦片,可让若虫藏入其中,以防换食时受惊。瓦片最好用陈年的旧瓦片,并用开水煮沸数分钟。刚孵出的若虫,每盆约饲养20只,盆口蒙上纱布,再盖上厚纸盖,可防止若虫逃跑。若虫长到约5毫米时, 每盆养若虫10只。若虫长到近10毫米时,要分开单独饲养,用口径10厘米的瓦盆,也要铺上培育土和小瓦片,直到羽化成成虫。喂食要比室外养殖场细心周到,一二龄若虫可不用喂水,喂食以米粥加入其他营养品为主,经常投些青饲料。每日傍晚喂食,并清扫食床(放食物的地主)。每日注意吃食情况,如发现食量减退,要找原因,设法改变食谱,喂食一定要多样化。三龄以上若虫可适量喂些水,方法是在2 分***上滴一滴清水。若虫大了可用水盂喂水。

室内繁育蟋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室内要通风,没有各种异味,如,油烟味、香烟味、蚊香味等。②不能让盆内的土太干,盆内盆外常喷水,特别是盆外更要多喷几次。③不能用自来水和矿化水,最好用郊区清池塘水或清河水。有了室内繁育斗蟋的条件,只要将蟋蟀产的卵放在约30℃的环境下保持一定湿度,最多经过45~50天,若虫便可破壳而出。当然卵离产出时间越长,孵化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只要培育适当,在寒冷的冬天也可聆听蟋蟀的鸣叫,观赏蟋蟀的打斗。

斗蟋蟀的养殖

有位法律专业背景的28岁青年徐墨 ,辞掉了销售卫浴设备的工作,转行养起了蟋蟀。在位于上海北部的一排经过改建的养殖场中,徐墨笑的几万只蟋蟀正在泡沫塑料箱中***和蜕皮。蟋蟀的繁殖周期为15天,徐墨笑想让它们以这一速度全年不停歇地繁殖,为此他将养殖场增湿加温,使温度保持在35.6摄氏度。

如今这种愈演愈烈的势头带来的风险是,***可能对斗蟋蟀严加管制。在香港是禁止斗蟋蟀的。而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文化局也在着手规范这一行业。为了对抗赌博窝点,这些城市的文化局鼓励开展杜绝“白虫”和赌博的比赛。

2009年10月,他在上海的主要宠物市场上卖出了10,000只蟋蟀,在那里,它们的零售价只有每只1.50美元。他将自己的蟋蟀定价为纯正山东蟋蟀市价的十分之一,但他怀疑是否有人知道或在意其中的区别。他向人炫耀存在他手机上的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是一位欣喜若狂的客户发来的:斗12场,赢11场。 在介绍鸣虫的捕捉之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使鸣虫能世代相传,永远造福于人类,要对鸣虫和其他昆虫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切不可破坏它们的栖息环境,不滥捕乱捉。

1.捕捉原则

在捕捉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待鸣虫性成熟后捕捉,尽可能让鸣虫在自然界留下后代,因此捕捉时间不宜太早;  2)捕成虫,留若虫,捕雄虫,留雌虫,对不需要的鸣虫要手下留情,就地放生,不要无故弄死;  3)捕捉数量要节制,决不可进行扫荡式的捕捉,尤其是在同一地点,对稀有种类,要保持一定的野外种群数量;  4)对于穴居或隐居的鸣虫,尽可能不要去破坏它们的“住宅”,对在捕捉过程中翻开的砖瓦石块等地面覆盖物,要恢复原状,帮助它们尽快“重建家园”。

2.捕捉时间

野外鸣虫大都在夏末秋初成熟。雄性成熟后便开始鸣叫。听到虫鸣便是合适的捕捉时间。一般来说,7、8、9三个月是捕捉鸣虫的最佳季节。对于昼行性鸣虫,如大多数蛉虫类、蝈蝈等,白天捕捉为宜;对于夜行性鸣虫,如蟋蟀类、马蛉等,则晚间捕捉为佳。

3.栖息场所

常见鸣虫的栖息场所可分为三类:地栖、草栖和树栖。地栖鸣虫有斗蟋,油葫芦、棺头蟋等。它们生活在田野地表、杂草和作物的根部,村舍屋宇的墙脚,砖块瓦砾堆下。常常挖洞穴居,或利用现成的墙隙、石缝隐居。有些隐藏在枯枝落叶层或砖瓦等覆盖物之下,如马蛉。地栖鸣虫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几乎所有的蛉虫类鸣虫都是草栖的,如黄蛉、墨蛉、金蛉子、石蛉等,栖于各种杂草、茅草、芦苇和灌木丛中,常爬行于草根、叶面和枝干上。树栖鸣虫有金钟、竹蛉、蝈蝈、纺织娘等。它们常栖于较大的灌木、瓜豆等棚架作物和树木上,尤其是金钟,喜在树木的高位枝条上鸣叫。树栖鸣虫喜通风干燥的环境,草栖鸣虫则介于两者之间。

4.捕捉工具与方法

捕捉鸣虫最基本的工具是各种捕网。市场有售的小圆锥形尼龙网罩适用于地栖鸣虫,也可利用透明的小口塑料饮料瓶,剪下带口盖的半截作捕虫罩。随虫声找到确切的穴居点后,可用网罩或塑料罩守候,然后用草秆、枝条或灌水将虫逐出。对于草栖鸣虫可用普通捕虫网扫,扫进网内后再用小网罩捉。如能见到鸣虫停栖于植株上,也可直接用小网罩捕捉。栖于高大树上的鸣虫要用大捕虫网。对于不善飞的金钟、竹蛉等,如手能够得着,可直接用手捉,但须小心,要捉住整个虫身,不要只捉虫腿。对有假死习性的鸣虫,如蝈蝈,最好是双网齐下,一网在上捕捉,一网在下守候,蝈蝈受惊后从枝干上垂直跌落入网。 饲养蟋蟀的笼子大致有如下3种:

1.陶钵饲养笼

以直径15~17厘米、高8厘米左右陶罐制成,上面用铁纱或塑料纱制成盖子。其优点是:陶土制品具有微量的水分,与蟋蟀的生活习性相近,适于它作较长时间栖居,对其健康有利。缺点是:罐底是圆形的,若用作打斗之用则缺乏长度,蟋蟀剧烈拼斗时的进退余地太小。

2.长方形饲养笼

塑料箱 一般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8厘米左右,上面也用铁纱或塑料纱制成盖子。这种容器的优点是:比较宽敞,里面除可放些半潮沙土外,还可放些拱形的瓦片,留着孔隙让蟋蟀避晒、避光,以获得宁静的栖息环境。沙土上还可栽些小草,既能让蟋蟀象在自然环境下那样舒适地生活,利于储蓄体力用于打斗,又可使饲养者得到较好的观赏。

3.竹制长条形饲养笼

这种饲养笼是用直径7~9厘米、长20~30厘米的竹段一劈两片制成,再用许多根编结毛线针差不多的细而圆的竹篾,其长度与竹笼上口相等(与竹筒的直径相等),穿插在竹筒的劈口处,每隔0.2厘米穿插1根,两头用半圆形的竹闸闸住防止其逃逸,1个这样的竹笼,中间用半圆竹闸作隔栏,可以养3~4只甚至5~6只蟋蟀。其优点是:除了可以养多只蟋蟀外,由于它是长条形的,很便于作为蟋蟀打斗的场所。其缺点是:若较长时间饲养,竹笼子略嫌干燥,不如陶罐那样可以吸收一点地气,要根据当时空气干燥的程度,每隔1~2天向笼子内喷点水。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一带多用这种笼子。

怎样人工繁殖与饲养蟋蟀

一、选种配对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选留种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选雄虫的要求应该都是将军虫,一般避免用斗败的蟋蟀留种。

选择雌性三尾应体大,产的卵也大,以后孵出的幼体个头也大。三尾在早秋季节就要收养,此时三尾刚刚羽化,在野外***次数不多,有些还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多次,大腹便便,腹内的种气已经混杂,不能达到培育良种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选出头大、脸长、斗丝贯顶、项宽、体型丰厚、翅长、六爪白净、肉身细洁、色不浑的,以供育种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种,配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配对的雌雄蟋蟀最好选用同色虫。如头色、斗丝的颜色及虫体颜色等要相同或相似,这样孵化出来的后代颜色比较纯,便于精选定色。②配种的雄蟋蟀一定要养到可以出斗前后,最好在秋分节后进行正式配种,此时的蟋蟀是健壮时期。配种后所产的卵得到的后代也最强壮,种也纯。③雌雄蟋蟀配种(结铃)最好3~5次,这样可以确保产出的卵完全***。

二、产卵保存

结铃后的三尾,一定要找个地方产卵。因此结铃前必须先准备好产卵的工具。取一只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净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取黄砂适量洗净,在炉上炒干消毒;取园土适量,搅碎晒干;砂、土按1: 5加水适量拌和,以下见干土为宜,不能过湿。铺入瓦盆约7~8厘米厚。将要产卵的三尾养人,它便会在土中产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卫生纸或餐巾纸卷成直径似二***一样粗的纸条,围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纸湿透。这样三尾也会在纸卷内产卵。一头雌蟋雌一生中产卵约200粒, 孵出的若虫中雄性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雌性。而若虫要养到四龄以上才能辨出雌雄,这给人工孵化饲养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产出的卵轻轻取出,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卵的形状略有不同。一种卵的形状两头比较尖,而且数量不多;另一种卵两头比较圆,比前一种卵略短略粗,数量远比两头略尖的卵为多。实践证明两头尖的卵多数是雄虫,而两头略尖的短、略粗的卵是雌虫。在孵育前将卵从土中挑出,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管是选雌性卵还是雄性卵,一定要选卵粒饱满,色泽匀均,卵粒大,长约在2毫米以上,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5 月中下旬或6月初,若虫便破壳而出。但是人工收集的虫卵放置在室内,比室外温度要高,所以卵的孵化时间要比室外略有提前。如果不想使卵过早孵化,可以将盛卵的容器搬到室外,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使卵和自然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若虫出土的时间就不会提前了。但是要注意,有卵的土质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能让土太干,否则卵易死亡。当然土也不能过湿,以湿而不渗水为佳。

三、孵化饲养

孵化前,将卵按要求挑选出,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底部应有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土必须碾碎晒干,然后洒少许水)。隔3~5日,应该用水稍稍浇洒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可保证虫卵的顺利孵化。浇洒的水应该用清洁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温度

蟋蟀的卵在温度25℃~30℃时开始发育孵化。越冬卵到四五月份,温度便达到25℃~30℃。从卵孵化为若虫,一般约需20~25天。在保持一定湿度的前提下,只要给予适合孵化的相应温度,若虫便破卵而出。所以在人工繁殖时,只要创造虫卵孵化的条件,虫卵几乎在任何季节孵化。

2、养殖场地

若虫孵出后,应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对若虫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在若虫孵化出壳前数日,就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人工养殖场,并着手做准备工作。养殖场的土质一定要好,其一是土质疏松肥沃;其二是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养殖场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积水,养殖场的四周环境要好,没有化工厂,特别是没有排放废气和含有害物质污水的工厂。选择好场地后,最好翻地一二次,达到松土除害虫的目的。然后添一些有机肥料和青饲料,使土质肥沃且富含腐植质。然后种上一些不含异味的瓜、豆、麻类的植物,使阳光不能直接射在养殖场的地面上(这里要注意养殖场决不能选择太阳晒不到的蔽荫处)。在这样生长发育的理想场所。如果在场地再放进一些房顶用的陈旧小瓦片、砖块,这样若虫有了更多的藏身栖息之地。一方面更进一步提供了蟋蟀生活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放养的密度。

3、若虫饲养

若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定时投放人工配制的饲料。人工饲料的加工是用当年的新籼米,不淘洗,磨碎,加入适量熟黄豆粉( 约是米粉的五分之一),再掺入一些富含钙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鱼粉等, 充分拌匀,放入容器保存,以后拌水煮熟投喂。也可捕捉蝗虫、蚱蜢之类的小昆虫杀死烘干,磨碎以后拌入蔬菜瓜果之类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豆类植物不可生食,其他植物应该生喂,以保证植物的原有营养成份不受损失。

喂养应该采用定点的方法,便于每天清扫,但是要多放几个点, 喂食可以一天二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其中以晚上一次最为重要。蟋蟀畏光,属夜行昆虫,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到了夜晚再出来活动觅食。在养殖时,发现若虫很喜欢吃米虫、豆虫之类的小生物,可以经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虫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营养过于丰富虽然会使虫体发胖,但头项部位也会随蜕皮而放大。所以若虫阶段可以不考虑控制食量。但是不控制食量并不是认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的食物了。蟋蟀在若虫时期,体内会分泌出保幼激素。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直接决定若虫期的长短。

虽然蟋蟀的食性很杂,但是在野生环境里主要还是以素食为主,过多地投喂荤食,有可能会打乱蟋蟀若虫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蟋蟀的若虫期缩短,提早蜕化成虫。

四、室内人工繁殖

如果没有理想的室外养殖场地,室内也可以人工繁育蟋蟀。在室内繁育蟋蟀,可用口径25~30厘米的瓦盆,内放培育土约5厘米厚。 培育土配制:选土质良好肥沃的园土,在阳光下晒干消毒,加入一半蚯蚓粪土,用冷开水或清河水拌匀到不见干土,但也不能太湿,土表覆盖5~6片薄的小瓦片,可让若虫藏入其中,以防换食时受惊。瓦片最好用陈年的旧瓦片,并用开水煮沸数分钟。刚孵出的若虫,每盆约饲养20只,盆口蒙上纱布,再盖上厚纸盖,可防止若虫逃跑。若虫长到约5毫米时, 每盆养若虫10只。若虫长到近10毫米时,要分开单独饲养,用口径10厘米的瓦盆,也要铺上培育土和小瓦片,直到羽化成成虫。喂食要比室外养殖场细心周到,一二龄若虫可不用喂水,喂食以米粥加入其他营养品为主,经常投些青饲料。每日傍晚喂食,并清扫食床(放食物的地主)。每日注意吃食情况,如发现食量减退,要找原因,设法改变食谱,喂食一定要多样化。三龄以上若虫可适量喂些水,方法是在2 分***上滴一滴清水。若虫大了可用水盂喂水。

室内繁育蟋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室内要通风,没有各种异味,如,油烟味、香烟味、蚊香味等。②不能让盆内的土太干,盆内盆外常喷水,特别是盆外更要多喷几次。③不能用自来水和矿化水,最好用郊区清池塘水或清河水。有了室内繁育斗蟋的条件,只要将蟋蟀产的卵放在约30℃的环境下保持一定湿度,最多经过45~50天,若虫便可破壳而出。当然卵离产出时间越长,孵化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只要培育适当,在寒冷的冬天也可聆听蟋蟀的鸣叫,观赏蟋蟀的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