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烂鳃要怎么治啊?
(1)换水不合理:在阳光短缺的天气,对金鱼缸池饲水更换太勤,严重地刺激金鱼体表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尾鳍软***的腐烂。
(2)换水不及时:由于水质的老化,光照的过强,引起各鳍膜内充满气泡,没有及时换水排泄殆尽,导致各鳍膜破裂腐烂,而引发细菌感染。在盛夏季节,大尾金鱼和幼鱼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3)水质不良:主要是水质pH起了急剧变化,鱼体不适应,引起内分泌紊乱,久而久之致使各鳍软***腐烂,最后受细菌感染。
症状:病鱼各鳍边缘呈乳白色,继之腐烂,造成鳍条残缺不齐,尾鳍尤为明显。有时鳍条变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最后受细菌感染。
流行期:此病多发生于黄梅、盛夏、中秋季节,以大个体金鱼或苗鱼为多见。
防治:
a、合理换水:及时合理地更换或调节水质不良的饲水,可有效地抑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b、浸洗或泼洒:
①对患烂鳍病的鱼,在10千克水中溶解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20分钟,或选择低浓度剂量进行泼洒,能抑制此病蔓延,逐渐恢复各鳍的生长发育。
②在每立方米水中放细盐50克,连用2~3次,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③0.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泼洒治疗,可有效地抑制此病蔓延。
c、精心饲养:水温恒定在20℃以上,经40天的精心饲养,可使腐烂的各鳍软***重新生长发育完整,在此期间必须多喂给动物性饵料鱼虫,促进尾鳍生长。
防治:
a、合理换水:及时地更换或调节水质不良的饲水,可有效地抑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b、浸洗或泼洒:
①对患烂鳍病的鱼,在10千克水中溶解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20分钟,或选择低浓度剂
量进行泼洒,能抑制此病蔓延,逐渐恢复各鳍的生长发育。
②在每立方米水中放细盐50克,连用2~3次,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③0.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泼洒治疗,可有效地抑制此病蔓延。
c、精心饲养:水温恒定在20℃以上,经40天的精心饲养,可使腐烂的各鳍软***重新生长发育
完整,在此期间必须多喂给动物性饵料鱼虫,促进尾鳍生长。
如何防治鱼类烂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鳃丝局部溃烂,严重者鳃盖内外面充血、发炎,眼珠变白,角膜脱落。
防治措施①发病后及时用杀灭海因或塘毒清对池水进行消毒,必要时可连用2天。②用菌毒杀星按1%添加量拌饵投喂,3~6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可连用2个疗程。
病原为黏细菌,寄生于鳃***。病鳗软弱无力,呼吸急促,体色苍白。挤压鳃部可见鳃孔流出混有血液的黏液,鳃部呈淡白色,溃烂并附着污物或藻类。割开腹腔,内脏无血色。
防治措施①加强水质管理,可减少该病发生和危害。②初夏至盛夏期间,注意投饵量,不要过多投喂,以2%为宜。同时可在配合饵料中添加铁剂,以防治鱼贫血。③在饲料中经常添加鑫洋稳C,有一定疗效。④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连用2次,同时内服菌毒杀星、鑫洋稳C的合剂,连喂5~7天。⑤全池泼洒鑫洋血尔,连用2次,同时内服肠鳃宁、鑫洋稳C的合剂,连喂3~5天。
鲤鱼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养殖种类之一,前几年成鱼价格始终在养殖成本边缘徘徊,但自今年以来,价格开始企稳向好。鲤鱼今年上半年的出塘价格同比上涨24.51%,达到了近年高位,由于价格高,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但随着激烈竞争的加剧,鲤鱼饲料的营养水平也随之提高,特别是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上升明显,这势必会造成***负担的加重,另外,养殖户还面临着鲤鱼急性鳃出血等疾病导致的鲤鱼大面积死亡的问题,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这两个问题是当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饲料脂肪水平不断提高
适当增加饲料油脂的使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养殖鲤鱼配合饲料脂肪水平在8-9%,而前些年只是5-6%,可以看出饲料中油脂的添加水平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随着饲料中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鲤鱼的肝体比有上升的现象,这表明随着饲料油脂水平的提高,***中脂肪的积累也随之提高。脂肪具有构成细胞膜、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协助脂溶性物质吸收等多方面的功能,是鲤鱼饲料中不可或缺的养分之一。另一方面,生产实践中也发现,油脂的使用不当会引发养殖鲤鱼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抗应激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2、急性烂鳃病
鲤鱼急性烂鳃病(俗称疱疹病毒病)是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鲤鱼的多发病,一般发病初期死亡率不高,但是一旦经过药物刺激、水质变化、天气变化,都会导致鲤鱼死亡数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甚至“全军覆灭”。该病主要在高产精养池塘,发病鱼开始在池边慢游,第二天可见有死亡。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鳃部发紫,眼眶有凹陷,***嗜血,胆囊肿大,肠道充血无食,从发病到大批死亡仅需一周时间,如不及时对症用药,后果相当严重。
池塘老化、水质恶化、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的投饲管理是引起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原因。在防治该疾病时,养殖户都采用水质消毒、内服药物等防治方法,而内服药物大多采用投喂添加有抗生素和保肝护胆的药饵料。
随着申报国家新饲料添加剂的成功,胆汁酸在防治鱼类各种肝胆疾病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针对在鲤鱼养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胆汁酸不仅可以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而且还对解决急性烂鳃病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胆汁酸可以预防脂肪肝,这主要是因为胆汁酸可以参与脂肪代谢,降低***中脂肪的含量,从而避免脂肪肝的发生。另外,胆汁酸促进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加速***中的脂肪向各***的转运,从而防治鱼类脂肪性肝病。在军曹鱼上的研究表明,***脂肪质量分数和肝体比随着饲料胆汁酸添加量的上升而降低,这就说明了胆汁酸降低了脂肪在***中的沉积,减少了脂肪肝发生的可能性。
已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显著降低鲤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这表明胆汁酸修复了***损伤。当水产动物发生细菌性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乃至整个鱼体的危害。
我的鱼得了烂鳃病怎么办?
这是鱼体受伤或水质不好引起的。防治方法是将置于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泡,也可将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容于鱼缸中,用药量为每50公斤水投放50—80万国际单位。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细菌性鳃病 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量。 (2)用0.2—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来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漂***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 (3)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 霉菌性鳃病 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病原:鳃霉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寄虫性鳃病 症状:早春开化后,由于越冬鱼体质较弱、水质较脏,常引起鱼种发病。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镜检多为斜管虫、杯体虫等寄生。夏季鱼苗池发病时,一般常见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驯化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增生,粘液增多。 病原:由原生动物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引起。 治疗: (1)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泡鱼种。 (2)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0.5ppm全池泼洒。 (3)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0.7ppm全池泼洒。 吸虫类鳃病 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及中华蚤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治疗: (1)***0.5—1ppm全池泼洒。 (2)超菌净a型0.3—0.4ppm全池泼洒,也可用漂***、氯杀宁、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3)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由于水质不良,蓝澡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化学污染,杀虫剂等农药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防治方法: (1)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2)用0.2—0.3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营养性鳃病 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引起,使鱼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寄生虫侵入。 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鳞、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 由于 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缠绕粘附,使***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抑制霉菌的孳生。提高水温到32度 以抑制水霉的生长。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